对于在产企业,实施全面调查和修复工作往往不现实。
1要及时开展隐患排查,如发现污染隐患,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防止污染扩散和加剧。
2加强地下水监测,及时预警污染迁移。
更重要的是源头上采取措施,如避免遗撒,滴漏等,同时做好阻隔防渗,如硬化地面等等。
毕竟污染就会产生责任,就需要付出代价。
对于在产企业,实施全面调查和修复工作往往不现实。
1要及时开展隐患排查,如发现污染隐患,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防止污染扩散和加剧。
2加强地下水监测,及时预警污染迁移。
更重要的是源头上采取措施,如避免遗撒,滴漏等,同时做好阻隔防渗,如硬化地面等等。
毕竟污染就会产生责任,就需要付出代价。
建设用地和农用地标准保护的目标不一样。前者保护人体健康安全,后者保护农作物质量安全。
氟化物对农作物影响不大,因此农用地没有明确标准要求。
风险管控一般是通过阻断暴露途径实现。
因此,需要考虑的重点是
1边界条件:水头分布、进水与排水区域、透水边界的类型与位置等;
2地质特性:地层渗透系数、孔隙比、透光度、地质单元的厚度、位置和范围等;
3水质条件:水质背景值、污染物种类与浓度、污染范围等。
核心:要把弱透水层的分布要摸清楚。
不是,调查随时可以进行,拆除搬迁完,如有必要,需补充调查。
根据钻机类型确定,一般30钻机,20-30米,落地钻100米,如果石油天然气钻井,那几千米也不在话下。
绝大多数场地调查30米以内基本解决问题了。
具体测什么指标要符合甲方的委托要求。也就是说甲方要求测什么就测什么,没毛病
另外36600和15618标准不一致,原因是,前者是保护人体健康,后者是保护农作物,确保粮食安全角度。两者目标不一样,所以要求也不一样。
效果评估单位评估的依据是风险评估报告确定的修复目标。达标通过,不达标不通过。
废渣处置如果填埋一般需特别关注的是阻隔层的渗透系数。
理论上是的。
但要根据你选取的风评模型软件,测试下即可。
对照点没有要求必须选12个。对照点和背景点不一样。
在地块调查过程中,尽可能选取受外界扰动少的区域布设三个以上的对照点,就足以。目的就是比较下所调查地块和周围的差异即可,无他。
实际情况下未受外界干扰的点不好找。
背景点有特殊的要求,不是地块尺度调查能解决的。
地表水评价按照地表水有关标准对标。
地下水评价按照地下水有关标准对标。
一般地下水要求比地表水要求高。
尾矿库调查要明确甲方委托要求,调查内容是什么?
一般常见的调查内容包括:1尾矿库的面积,尾矿含量。2尾矿的污染物。3周边土壤地下水的环境质量状况。
基于上述内容,布点需要考虑的因素就明确了。
尾矿库和场地调查不一样,按照1600布点不科学。建议根据地形地貌布设点位,目标是找到污染边界即可。充分发挥快速检测仪器的作用。
对于地下水调查,首先建议找周边水井,如果自行布设地下水监测井要兼顾上下游。
调查要兼顾雨季旱季。
根据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HJ25.2-2019.
关注污染物:根据地块污染特征、相关标准规范要求和利益相关方意见,确定需要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土壤污染风险评估的污染物。
因此,无论什么类型的建设用地地块,关注污染物就是需要调查的具体指标。
按照土壤法21条要求,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要开展隐患排查工作,具体要求参见《重点监管单位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指南(试行)》。工作程序包括:1.确定排查范围、2.开展现场排查、3.落实隐患整改、4.档案建立与应用。
按照问题所述,排查出有污染后,要制定制定整改方案,按照方案开展整改工作,并形成台账备查。同时,隐患排查结果为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点位布设提供参考与支撑。
LNAPL密度比水小,会浮在水面。
1、地下水位变动,丰水期水位高,枯水期水位低,造成了LNAPL在垂向上会存在一个变动,造成一定范围内土壤的污染。
2、污染物扩散。由于浓度梯度存在,土壤中污染物存在扩散情况。
3、建井过程二次污染防治不力。打井过程二次污染质控不到位,将污染物带到下层,很常见!
问 请问:当在产企业地下超标筛选值区域大,部分点位超管制值时,程序上该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