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我国正在大力推动基于自然的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各地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涌现出一批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比较显著的案例。2021年10月14日下午,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生态文明论坛主题四——“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生态保护修复”论坛上,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发布了《中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集》(含18个案例)。这些案例是从相关部委、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公益组织等单位推荐的127个案例中遴选而出,兼顾生态系统类型的多样性、生态问题的典型性、修复手段和方法的综合性,体现出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修复、综合治理。
今日起,我们开设《中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专栏,介绍案例。本期介绍“华北河湖生态补水”案例情况,敬请关注。
摘要
为着力解决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问题,水利部于2018年9月- 2019年8月选择滹沱河、滏阳河、南拒马河作为试点河段实施补水13.2亿立方米。在生态补水试点取得积极成效和宝贵经验的基础上,2019年之后,水利部逐步将补水河湖扩展到京津冀三省市的21条(个)河湖。截至2021年7月底,华北地区累计实施生态补水113.9亿立方米。2021年6-7月,水利部组织启动了夏季集中补水,利用汛前丹江口水库以及河北当地水库汛前腾出库容的冗余水量,向滹沱河、大清河(白洋淀)两条线路补水2.21亿立方米,贯通河长627公里。生态补水后,河湖沿线水生态环境状况明显改善。21条(个)河湖补水后形成最大有水河长1964公里,最大水面面积558平方公里,各水质监测断面水质较补水前明显好转。
一
引言
华北地区特别是京津冀地区,是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核心区域,也是我国水资源最为紧缺的地区之一。为解决长期严重超采问题,水利部近年来会同有关部门通过实施水源置换、强化全面节水、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严格地下水监管等措施,已累计压减地下水年开采量40多亿立方米。但是,由于长期形成的区域产业结构、人口规模及经济社会发展现状难以改变,随着治理工作持续深入,地下水压采边际成本越来越高,边际效益却越来越低。与此同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水量充足且供水能力与沿线需求相比尚有空间,为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提供了新机遇。在充分做好压减开采量“减法”的同时,充分利用南水北调、引黄入冀、万家寨引黄等调水工程富余水量、水库汛前弃水等其他水源回补地下水,“开源”做“加法”,直接补充地下水储量,为华北有限的水资源注入新活力。
二
问题
华北地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085亿立方米,仅占全国的4%,水资源开发利用严重超载,引发了地下水资源衰减、地面沉降、海咸水入侵、河湖萎缩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截至2016年,海河流域湖泊、湿地水面面积减少50%以上,27条主要河流中,有23条出现不同程度的断流或干涸,断流河长超过3600公里。曾一度“有河皆干、有水皆污”。(图1)
图1 逐渐干涸的河道
三
措施
按照《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行动方案》“一增一减”的治理思路,水利部于2018年9月-2019年8月选择滹沱河、滏阳河、南拒马河作为试点河段实施补水13.2亿立方米。在生态补水试点取得积极成效和宝贵经验的基础上,2019年之后,水利部逐步将补水河湖扩展到京津冀三省市的21条(个)河湖。截至2021年7月底,华北地区累计实施生态补水113.9亿立方米。2021年6-7月,水利部组织启动了夏季集中补水,利用汛前丹江口水库以及河北当地水库汛前腾出库容的冗余水量,向滹沱河、大清河(白洋淀)两条线路补水2.21亿立方米,贯通河长627公里。(图2)
图2 实施河湖生态补水的河道
四
成效
连续3年的生态补水给河湖生态环境带来4方面显著变化。
一是河床变水面。21条(个)河湖补水后形成最大有水河长1964公里,最大水面面积558平方公里。滹沱河、南拒马河、七里河、泜河、南运河、瀑河等6条河流全线通水,华北地区不再“有河皆干”。
二是死水变活水。生态补水进入河道,显著提高河流流量,增加了河流的水动力,改善了水质。根据2020年11月底水质检测数据,37个地表水水质监测断面中,26个监测断面水质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比例为70.3%),较补水前明显好转,不再“有水皆污”。
三是亏空变积蓄。生态补水通过河床下渗进入地下,回补地下水,增加地下水储量,抬高水位。地下水动态监测数据显示,补水河道周边10公里范围内浅层地下水水位平均回升0.42米,80%的监测井地下水水位呈回升或保持稳定。15条实施补水河流中,12条河流周边地下水水位呈回升态势,另外2条河流周边地下水水位维持稳定,有效增加地下水储量。
四是无鱼变有鱼。生态调查显示,补水期间河流水质明显改善,底栖动物、鱼类多样性较2019年有所提高,浮游植物密度降低。尤其是2018年率先实施生态补水的滹沱河、滏阳河、南拒马河三条河流,水生态状况改善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