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与地下水文地质条件及分析

发布于 2024-12-07 22:37:41

一、什么是水文地质?

水文地质指自然界中地下水的各种变化和运动的现象。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它主要是研究地下水的分布和形成规律,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地下水资源及其合理利用,地下水对工程建设和矿山开采的不利影响及其防治等。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生产建设的需要,水文地质学又分为区域水文地质学、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球化学、供水水文地质学、矿床水文地质学、土壤改良水文地质学等分支学科。近年来,水文地质学与地热、地震、环境地质等方面的研究相互渗透,又形成了若干新领域。(来源:广东省地质局网站)
![图片包含 图示
描述已自动生成](file:///C:/Users/ASUS-/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2.jpg)
地质勘察工作中水文地质的重要性

水文地质勘察是工程地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地下水既是岩土体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岩土体工程特性,又是基础工程的环境,影响建筑的耐久性,对地下水正确的分析和评价,不仅关系到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和正常使用,明确建筑使用期限,而且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它可以分析地下水对建筑工程地区岩土工程地质性质的影响,作出客观的评价和预测。加强水文地质的勘察是十分必要的,意义重大。

二、地下水引起岩土工程危害分析

岩土层稳定性的影响地下水的存在会改变岩土层的物理性质,使其饱和状态下的强度和刚度明显下降。特别是在粘性土或细粒土中,地下水的渗流会引起颗粒间的分离,从而导致土体的液化和失稳。此外,地下水的渗流还可能引发岩土层内大规模的涌水,增加地下水位,造成坡体滑坡、沉降和地面塌陷等灾害‌1。地基沉降‌:地下水位的变动会引起岩土层的压缩和膨胀,从而导致地基沉降。当地下水位下降时,岩土层会由于失水而产生脱水收缩,致使地面下陷;相反,当地下水位上升时,岩土层会吸水膨胀,造成地基隆起。这种地基沉降会导致建筑物的倾斜、开裂和破坏‌。

土壤侵蚀地下水的渗流还会引起土壤的溶解和侵蚀,特别在岩层中存在裂隙或孔洞的情况下,地下水会通过裂隙和孔洞进入岩土层并带走岩土颗粒,导致土壤的流失和侵蚀。这种土壤侵蚀会削弱岩土层的稳定性,增加土体的弯曲、滑移和断裂等风险‌。

三、对水文地质问题的评价内容

从工程的施工情况我们可以发现,可以影响工程质量的水文地质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地下水类型、地下水位、水位变动的幅度、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厚度和分布及组合关系等。因此,要想改善目前的工程勘查质量,就必须对水文地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勘查和研究。

四、具体措施

(一)高度重视水文地质,增强工程安全意识

领导带头高度重视水文地质,层层管理,提高全体人员工程安全意识。宣传水文地质的重要性,营造良好的范围。

(二)完善评价机制,降低工程危害程度

地下水位的评价机制需要不断地完善,跟上工程的需要,地下水位的高低对建筑物的影响相当大,因此在进行工程地质勘查中,要对地下水位以上和以下采取分别对待的措施,从工程建筑的角度,分析其影响和作用,并提早做出预测。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相关部门有必要切实的加强水文地质勘查工作的质量以及对其技术的发展赋予高度的重视,并从建筑物基础持力层选择、基础设计、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下工夫,并结合地区和工程的实际情况,目的是使工程地质勘察的成果可以更加的实用,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工程建设的发展。

0 条评论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