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666
h666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写!

注册于 1年前

回答
139
文章
42
关注者
0

h666 对问题发布了答案

1周前

土壤采样,如何确定合适的采样深度?

土壤采样容易出现一些错误:    仅采集表层土壤(如0-20 cm),忽略深层土壤的污染情况。     采样深度不一致,导致数据可比性差。  解决方案:     根据污染物的迁移特性确定采样深度。例如

h666 对问题发布了答案

1周前

如何组织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

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第六条规定:建设单位或者生产经营单位负责组织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编制环境影响后评价文件,并对环境影响后评价结论负责。建设单位或者生产经营单位可以委托环

h666 对问题发布了答案

2周前

扩建项目产生生产废水,但排放的废水不超过原项目批的量,是否需要做地表水专项?

对于应编制报告表的污染影响类建设项目,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污染影响类)(试行)》(环办环评〔2020〕33号)规定,新增工业废水直排建设项目(槽罐车外送污水处理厂的除外)以及新增

h666 对问题发布了答案

2周前

名录中“不含建设单位自建自用仅处理生活污水的;不含出水间接排入地表水体且不排放重金属的”的含义?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名录“95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中“不含建设单位自建自用仅处理生活污水的;不含出水间接排入地表水体且不排放重金属的”,仅指“新建、扩建其他工业

h666 对问题发布了答案

1月前

工业集聚区内的企业是否需要单独制定监测方案?

根据《工业企业周边土壤和地下水监测技术指南(试行)》(总站土字〔2024〕73号)规定,对工业集聚区(包括化工园区和工业园区等)周边开展监测时,可根据工业集聚区内全部企业污染识别结果制定统一的监测方案

h666 对问题发布了答案

1月前

地下水监测井的建设与管理有何要求?

根据《工业企业周边土壤和地下水监测技术指南(试行)》(总站土字〔2024〕73号)规定,涉及地下水监测的,应按照HJ 164的要求建设并管理地下水监测井,地下水监测井应建成长期监测井并进行运行和维护。

h666 发表了文章

1月前

水中污染物指标的分类

h666 对问题发布了答案

1月前

关于地下水污染,未来治理的关键方向是什么?

跨区域协作:建立全球地下水监测网络,推动数据共享与联合研究。绿色低碳修复:研发低扰动原位修复材料,推广污染场地修复与再开发结合模式(如商业综合体融合绿地景观)。经济杠杆调节:完善资源税与生态补偿机制,

h666 对问题发布了答案

1月前

如何从源头防治土壤与地下水污染?

多要素协同:优化产业布局,严格限制重污染企业进入水文地质脆弱区(如沿江沿河、岩溶地区)。科技赋能监管: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实时监测企业污染排放,防范泄漏风险。企业源头控制:设置防渗漏地基、围堰,规范化

h666 对问题发布了答案

1月前

中国在地下水治理上有何进展?

政策法规突破:《地下水管理条例》(2021年实施)首次明确“双控”指标(总量与水位),推动华北地区超采量较2012年减少21.3%。技术创新实践:如香港科技大学绘制全球首幅高分辨率地下水硫酸盐分布图,

h666 对问题发布了答案

1月前

土壤污染中的“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机制是什么?其效率和局限性如何?

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是指利用植物和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修复土壤污染的技术。其科学依据如下:机制:植物通过根系分泌物刺激微生物活性,促进污染物的降解(Glick, 2010)。微生物通过降解污染物或改变其化

h666 对问题发布了答案

1月前

固体废弃物填埋场中的“生物反应器填埋技术”是什么?其优势和局限性如何?

生物反应器填埋技术是指通过调控填埋场的水分、营养和微生物条件,加速有机废弃物的降解和稳定化的技术。优势:加速有机物降解,缩短填埋场稳定时间。提高填埋气体(甲烷)产量,便于能源回收。局限性:需要复杂的水

h666 对问题发布了答案

1月前

固体废弃物焚烧过程中“重金属的迁移与归趋”是什么?如何控制其排放?

重金属在焚烧过程中的迁移与归趋是指其在焚烧炉内的高温环境下挥发、冷凝和分布的过程。迁移机制:高温下,重金属(如铅、镉、汞)挥发进入烟气。烟气冷却过程中,重金属冷凝并附着在飞灰颗粒表面。控制技术:烟气净

h666 对问题发布了答案

1月前

土壤污染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有哪些特点?如何治理?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特点包括:高毒性:对生物体和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UNEP, 2001)。持久性:在环境中难以降解,可存在数十年(Jones & de Voogt, 1999)。生物累积性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