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的归类
①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电导率、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挥发酚类、阴离子合成洗涤剂。
②无机非金属指标:硫酸盐、氯化物、氟化物、氰化物、硝酸盐(以 N计)、硫化物、磷酸盐、氨(以 N计)、亚硝酸盐(以 N计)、碘化物、高氯酸盐。
③金属和类金属指标:铝、铁、锰、铜、锌、砷、硒、汞、镉、铬(六价)、铅、银、钼、钴、镍、钡、钛、钒、锑、铍、铊、钠、锡、四乙基铅、氯化乙基汞、硼、石棉。
④有机物综合指标:高锰酸盐指数(以O2计)、石油、总有机碳、生化需氧量(BOD5)。
⑤有机物指标: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1,1,1-三氯乙烷、氯乙烯、1,1-二氯乙烯、1,2二氯乙烯、三氯乙烯、四氯乙烯、苯并[a]芘、丙烯酰胺、己内酰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微囊藻毒素、乙腈、丙烯腈、丙烯醛、环氧氯丙烷、苯、甲苯、二甲苯、乙苯、异丙苯、氯苯、1,2-二氯苯等。
⑥农药指标:滴滴涕、六六六、林丹、对硫磷、甲基对硫磷、内吸磷、马拉硫磷、乐果、百菌清、甲萘威、溴氰菊酯、灭草松、2,4-滴、敌敌畏、呋丹、毒死蜱、莠去津、草甘膦、七氯、六氯苯等。
⑦消毒副产物指标:三氯甲烷、三溴甲烷、二氯一溴甲烷、一氯二溴甲烷、二溴甲烷、氯溴甲烷、氯化氰、甲醛、乙醛、三氯乙醛、一氯乙酸、二氯乙酸、三氯乙酸、一溴乙酸、二溴乙酸、2,4,6-三氯酚等。
⑧消毒剂指标:游离气、总氯、氯胺、二氧化氯、臭氧。
⑨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肠球菌和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
⑩放射性指标:总α放射性的活度浓度、总β放射性的活度浓度、铀的质量浓度、226Ra的活度浓度。
2《地下水质量标准》的归类
①常规指标:反映地下水质量基本状况的指标,包括感官性状及一般化学指标、微生物指标、常见毒理学指标和放射性指标。
A.感官性状:色(铂钻色度单位)、嗅和味、浑浊度、肉眼可见物。
B.一般化学指标:pH、总硬度(以 CaCO3计)、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铁、锰、铜、锌、铝、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耗氧量(CODMn法,以O2计)、氨氮(以N计)、硫化物、钠。
C.微生物指标: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
D.常见毒理学指标:亚硝酸盐、硝酸盐(以N计)、氰化物、氟化物、碘化物、汞、砷、硒、镉、铬(六价)、铅、三氯甲烷、四氯化碳、苯、甲苯。
E.放射性指标: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
②非常规指标:在常规指标上的拓展,根据地区和时间差异或特殊情况确定的地下水质量指标,反映地下水中所产生的主要质量问题,包括比较少见的无机和有机毒理学指标.
A.无机毒理学指标:铍、硼、锑、钡、镍、钴、钼、银、铊
B.有机毒理学指标: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1,2-二氯丙烷、三溴甲烷、氯乙烯、1,1-二氯乙烯、1,2-二氯乙烯等。
3《水文地质手册》的归类
①物理性水质指标
A.感官物理性状指标:温度、色度、嗅和味、浑浊度、透明度等。
B.其他的物理性水质指标:溶解性总固体、悬浮固体、可沉固体、电导率等。
②化学性水质指标
A.一般的化学性水质指标:pH、碱度、硬度、各种阳离子、各种阴离子、总含盐量、一般有机物质等。
B.有毒的化学性水质指标:各种重金属、氰化物、多环芳烃、卤代烃、各种农药等。
C.氧平衡指标: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高锰酸盐指数、生物需氧量(BOD)等。
③生物学水质指标
一般包括:细菌总数、总大肠菌数、各种病原细菌、病毒等。
4新污染物
新污染物是指近年来被发现并逐渐引起关注的污染物,虽然它们通常不是传统的污染物,但由于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可能产生的潜在风险,已逐渐成为环境监测和污染控制的研究重点。新兴污染物的种类多样,包括化学品、药物、个人护理产品以及农业和工业中的一些副产物等等。
①医药及个人护理产品:个人护理产品(如化妆品、香水、清洁剂等),药物类污染物包括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激素类药物、止痛药等。
②工业化学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塑料添加剂
③微塑料:微塑料主要来源于塑料包装、衣物的纤维、个人护理产品中的微珠、以及通过废水进入环境的塑料颗粒。
④内分泌干扰物(EDCs):内分泌干扰物是指能够干扰体内激素系统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在环境中普遍存在,能够影响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甚至对人类健康产生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