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生态环境资金包括: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中央土壤污染防治资金和中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
中央生态环境资金包括: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中央土壤污染防治资金和中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
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周边监测工作是周期性监测,地下水监测井需要按照长期监测井的要求建设。详细技术要求可以参考《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I64-2020)和《地下水监测井建设规范》(DZT 0270-2014)。
没有标准值但有检测方法的可以纳入监测范围,可以将多期监测数据进行对比,没有检测方法的建议不测。
没有标准值但有检测方法的可以测,可以将多期监测数据进行对比,没有检测方法的建议不测。
企业历史监测超标的特征污染物迁移出企业外的可能性较大,建议把历史监测超标的特征污染物纳入监测范围。同时参考地下水详查要求,地下水微生物、表面活性剂、放射性指标可以不纳入监测。
大气沉降影响型企业主要是通过大气沉降途径使污染物沉降至周边表层土壤中,如果地面已经硬化,污染物进入硬化层下方土壤的可能性较小,可以在监测方案中提供相关现场照片,文字说明现场情况,取消该点位。
企业内部点位可以布设在绿化带等区域,避开硬化地面。如果企业内部全部为硬化地面,不存在任何可以直接采集土壤样品的区域,需要在现场踏勘时对全厂地表硬化情况进行拍照,在写报告的时候附上硬化情况照片并文字说明无采样条件,可以不布设点位。
如果2个企业都需要做周边监测,布点时可以两家企业综合考虑,制图时可以一起画图,可以参考工业聚集区的布点原则。如果只有其中一家企业属于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以该企业的厂界的边界,进行污染识别和点位布设。
1个企业涉及多个生产厂区的,所有生产厂区均需要进行点位布设。如果厂区间距离小于2公里,不同生产厂界外1km界线会存在重叠情况,可以参考工业聚集区的布点原则进行点位布设。如果不同生产区之间的距离超过2公里,可以把每个厂区当作单独的企业进行影像类型判断和布点。如果是井下矿可以重点考虑在风井周边布点,同时需要考虑运输路线两侧布点。
可以结合企业内部及周边地势高程情况、企业内部雨水管网情况、现场在企业周边踏勘是否发现临时地表径流来判断企业是否属于水迁移影响型(临时地表径流)。在去现场前,可以在GIS软件中看一下企业厂区内部和周边的高程图,如果企业厂区内部和周边地势高程差较大,在下雨时企业内部地表污染物随临时地表径流迁移出厂界的可能性较大。现场踏勘时可以查看企业是否实现雨污分流,雨水管网设置的规范性等。此外,现场踏勘可以重点关注企业周边是否有临时地表径流流过的痕迹,综合判断雨水由企业内部迁移至企业外部的可能性。
如果判断企业污染物排放通过大气沉降的途径迁移到周边土壤的可能性较小,可以不识别为大气沉降影响型。如果企业内部历史调查显示重金属超标,可以分析企业内污染物是否会通过临时地表径流或运输过程迁移至周边土壤。
生活垃圾填埋场通过无组织向周边土壤排放重金属的可能性较小,可以不判断为大气沉降影响型。填埋危废的填埋场,可以根据危废中包含的特征污染物、危废年度填埋量、危废包装盒运输方式等等,综合判断危废在运输、填埋过程中污染物向周边土壤环境迁移的可能性,判断是否属于大气沉降影响型。
根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 3840-1991)第5.1.9条,高架源指几何高度大于等于100m的排气筒。第7.1条:凡不通过排气筒或通过15m高度以下排气筒的有害气体排放,均属无组织排放。因此,无组织排放是指不通过排气筒或通过15m高度以下排气筒的有害气体排放;非高架废气排放源是指通过15m~100m排气筒的有害气体排放。
根据《深圳市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基础信息调查和风险筛查技术指南》(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 2018年4月),污染物迁移性是指地块特征污染物的迁移能力,主要由污染物在水中的溶解度(SO)和分配系数(Kd )共同决定。
特征污染物需要列出具体的污染物名称,需要和后续实验室测试项目对应上,因此需要列出企业涉及的所有特征污染物。
问 中央生态环境资金有哪些?